遵义红色教育:传承与弘扬
遵义,这座充满革命历史底蕴的城市,其红色教育意义重大。
从历史角度看,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在这里,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通过遵义红色教育,我们能深入了解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悟革命先辈们在艰难困苦中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的精神。
在当今社会,遵义红色教育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它让我们看到,老一辈革命家在面对重重困难时,奋勇直前,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不懈奋斗。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红色教育还有利于发扬红色文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作用。遵义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如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苟坝会议会址等。这些地方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党史教育基地,为党性修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参观这些地方,人们可以汲取知识、受到心灵的震撼、获得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从资源利用角度看,遵义丰富的红色资源将持续为红色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随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遵义作为重要节点,将进一步整合红色遗存,如 “一核两带七园多点” 的工作思路将持续推进,把遵义会议会址周边环境整治及展陈提升、多条精品红色体验路线以及多个核心展示园打造得更加完善。这不仅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红色文物和文化资源,还能为红色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教材和场景,吸引更多人前来感受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
在教育模式创新方面,遵义将不断探索多元化的红色教育方式。例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 5G+VR 技术,将更多的纪念场馆和馆藏文物装进 “云展厅”,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感受红色历史的魅力。同时,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强化党性教育,结合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像 “八个一” 特色教学体系将不断完善,增加更多的访谈式、体验式、影像式课程,把红色资源转化为鲜活的教育培训载体,打造更具特色的党员干部精神 “加油站”。
从社会影响来看,遵义红色教育将在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等活动,让红色正能量充满校园,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健全人格。“小小红色义务宣讲员” 队伍将不断壮大,让更多的孩子了解遵义会议、传承革命先辈的拼搏精神。同时,红色教育也将激励更多的人在新时代勇于担当、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经济发展方面,遵义红色教育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将持续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每年超过 5000 万人次游客到遵义开展红色文化研习游、长征之路体验游,这不仅带动了红色旅游业的持续 “引爆”,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特色小吃、红色主题服装商店等。随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遵义将提供更多沉浸式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经济实力。
遵义红色教育未来前景光明,将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遵义红色教育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它让我们看到,老一辈革命家在面对重重困难时,奋勇直前,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不懈奋斗。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红色教育还有利于发扬红色文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作用。遵义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如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苟坝会议会址等。这些地方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党史教育基地,为党性修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参观这些地方,人们可以汲取知识、受到心灵的震撼、获得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二、遵义红色教育的开展方式
(一)盘活资源规划精品线路
遵义市整合红色旅游景区、纪念馆、陈列馆、党性教育基地等特色资源,构建起以遵义会议纪念体系为核心,东向 “乌江线”、西向 “茅台线”、南向 “苟坝线”、北向 “会址线” 为支撑的 “一核四线 N 点” 红色教育培训体系。将廻龙场强渡乌江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群、苟坝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等 18 个红色现场教学点紧密联动起来,织密了东西贯通、南北互联、覆盖全域的红色教学网络。通过规划这些精品线路,人们可以更加系统地了解遵义的红色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二)升级培训阵地
遵义依托厚重的红色资源,按照 “面向全国、条件一流、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标准,以遵义干部学院为龙头,辐射联动 5 个国家级革命纪念场馆、3 个国家级烈士陵园、10 个全国知名革命战斗遗址进行整体改造。建设了 80 余个含 “红色教育馆”“初心讲习馆”“参观体验馆” 在内的 “党员政治生活馆”。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现场教学内容同质化倾向和配套设施不足难题,为红色教育培训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教学阵地和现场教学基地。(三)规范培训机构
遵义采取出台一部实施意见、制定一套管理办法、开展一次教学评估的 “三个一” 管理机制,对辖区内现有红色文化专业培训机构进行规范整治。成立遵义红色资源管理服务中心,出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全力开创红色教育新局面的意见》,整合 13 个职能部门成立联席会议,完善《遵义市红色教育培训管理办法 (试行)》及配套实施细则。通过实行 “一班一评估”“一课一评估”,督促培训机构建立健全师资、课程、教材等管理制度,推动培训机构自觉接受党组织、职能部门和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了红色教育培训的政治性和严肃性。(四)编撰课程教材
遵义按照 “总体牵头、分线负责、集智攻关、团队打造” 思路,由遵义市委党校牵头抓总,整合党校系统力量,邀请党史研究专家参与,组建课程教材编写小组。围绕 “伟大转折” 革命传统教育,以及 “长征路上新长征”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大主题,实施 60 个课程类、12 个材料类开发项目,对 “历史转折・道路抉择”“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等 8 个红色教育核心模块进行提档升级,并将现场教学点导学词收集整理并汇编成册,逐步构建起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 课程教材体系。(五)锻造红色师资
遵义坚持 “政治强、情怀深、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能力足” 标准,深入实施名师培养、教师培育、导学员培训 “三大工程”。将长期从事党史教研的学者型、专家级 “名师” 纳入市级红色教育培训师资库,分学科领域组建名师工作室,把党校教师分类分批整编入室,每年组织名师对其开展 1 次以上集中统一培训,交流 “用学术讲政治” 经验做法,再由党校教师辐射对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陈列馆、烈士陵园、政治生活馆等基地导学员进行专业培训,捆绑搭建 “引名师、带教师、训讲师” 的层级绑带关系和平级互帮关系,着力培养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红色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三、遵义红色教育的主要地点
遵义有众多红色教育基地,如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苟坝会议会址等,涵盖革命传统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国情教育、自然生态、国防科工等多个板块。(一)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 96 号。会址房屋原为黔军 25 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为中西合璧砖木结构建筑。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这里举行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的转折意义。遵义会议会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AAAA 级景区,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会址内的原状陈列,如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周恩来办公室兼住室等,生动地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二)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位于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娄山关景区内。建筑面积约 6000 平方米,采用下沉式建筑风格。陈列馆以文物和照片、战斗沙盘及多媒体等展陈方式,展示了 1935 年 2 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娄山关战斗的恢弘历史画卷。娄山关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 AAAA 级景区等,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 “落虹梯霞、词林硕望、长空云扬、雁鸣塔影、娄山雄关、晓雾晨霜、光风霁月、西风怀古、观海听涛、残阳夕照” 十景,让人们在感受红色历史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大自然的壮美。(三)苟坝会议会址
苟坝会议会址坐落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马鬃岭山脚。1935 年 3 月中央红军抵达苟坝,召开了苟坝会议,这次会议成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中央新 “三人团”,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会址保留着原来的黔北民居风格,景区内有苟坝会议陈列馆、毛泽东住地、毛泽东小道、长五间(周恩来、朱德住地)、红军医院等重要景点。苟坝会议会址被评为贵州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之一。四、遵义红色教育活动丰富多样
(一)“青春长征,遵义之路” 活动
“青春长征,遵义之路” 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成功举办,为全市共青团员和青年代表带来了深刻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中,团员青年身着红军服,徒步穿越老鸦山长征历史文化步道,沿途感受长征期间老鸦山战役的战斗痕迹,沉浸在磅礴伟大的长征精神中。在英模事迹报告会上,一等功臣张仁明同志讲述扣林山战斗 “九勇士” 英雄班的英勇战斗故事,二等功臣石磊同志讲述和平年代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故事,两代军人间信念的传承,深深震撼了团员青年们,让他们时刻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此次活动生动实践了遵义市建设全国著名红色文化传承基地的决策部署,不仅给团员青年们带来了英雄的事迹,更带来了榜样的力量。(二)组织系统 “六红” 活动
贵州省遵义市组织系统创新开展读红色书籍、走红色足迹、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扬红色精神、做红色传人 “六红” 活动,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在读红色书籍活动中,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48 次,累计发放学习读本 3177 本,开展学习研讨 97 次。绥阳县把读红色书籍活动与 “党课开讲啦” 结合,开展红色主题书画作品展和 “读诗词・学党史” 系列活动 30 余场次。走红色足迹活动中,汇川区组织干部职工到土城镇开展 “先锋汇・长征情” 主题活动,学习青杠坪战役 “实事求是” 的精神、四渡赤水 “出奇制胜” 的理念等。讲红色故事活动里,红花岗区整合 40 余名组工干部力量,成立 “红色故事宣讲队”,运用多种形式讲述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活动,余庆县整合 20 余名有声乐基础的组工干部力量,组建 “组工干部红歌团”,排练红色歌曲。扬红色精神活动,将红色精神贯穿到 “我为群众办实事” 的具体实践中,全市组织系统累计建立 “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台” 等 “我为群众办实事” 项目 79 个,已办结 62 个。做红色传人活动,播州区结合 “三亮一树” 活动,推动部机关党员干部 “化身” 网格员,收集并解决群众身边 “急难愁盼” 问题 46 件。(三)机关七支部主题教育活动
机关七支部多次赴遵义开展 “忆党史、颂党恩、跟党走” 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支部书记带领全体党员参观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陈列馆及周边红色教育基地,跟随解说员学习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深刻认识遵义会议及红军长征的历史,被先辈们的长征精神所感动。随后,全体党员集体参观娄山关战斗遗址,看着毛主席亲笔提的《忆秦娥・娄山关》词的石壁雕刻,仿佛置身于红军铁血长征的紧张激烈场景中。在娄山关纪念碑前,全体党员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参观结束后,全体党员表示要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党性修养,发扬长征精神,为学院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及新的百年征程作贡献。五、遵义红色教育前景展望
遵义红色教育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从资源利用角度看,遵义丰富的红色资源将持续为红色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随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遵义作为重要节点,将进一步整合红色遗存,如 “一核两带七园多点” 的工作思路将持续推进,把遵义会议会址周边环境整治及展陈提升、多条精品红色体验路线以及多个核心展示园打造得更加完善。这不仅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红色文物和文化资源,还能为红色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教材和场景,吸引更多人前来感受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
在教育模式创新方面,遵义将不断探索多元化的红色教育方式。例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 5G+VR 技术,将更多的纪念场馆和馆藏文物装进 “云展厅”,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感受红色历史的魅力。同时,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强化党性教育,结合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像 “八个一” 特色教学体系将不断完善,增加更多的访谈式、体验式、影像式课程,把红色资源转化为鲜活的教育培训载体,打造更具特色的党员干部精神 “加油站”。
从社会影响来看,遵义红色教育将在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等活动,让红色正能量充满校园,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健全人格。“小小红色义务宣讲员” 队伍将不断壮大,让更多的孩子了解遵义会议、传承革命先辈的拼搏精神。同时,红色教育也将激励更多的人在新时代勇于担当、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经济发展方面,遵义红色教育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将持续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每年超过 5000 万人次游客到遵义开展红色文化研习游、长征之路体验游,这不仅带动了红色旅游业的持续 “引爆”,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特色小吃、红色主题服装商店等。随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遵义将提供更多沉浸式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经济实力。
遵义红色教育未来前景光明,将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遵义红色教育:传承与弘扬"文章的全部内容,如果您有培训需求,欢迎咨询网站右上方的培训电话,遵义红色培训的老师将为您竭诚解答!
本文链接:http://www.zyhpx.cn/red/zyjs/103.html,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侵权请联系删除!
- 相关文章
- 遵义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哪些:走进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 遵义会议的深远意义
- 遵义红色文化培训的教育意义有哪些
- 遵义红色培训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意义有哪些
- 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 中国精神丨遵义会议精神
- 遵义红色培训参观哪些教学点?具有哪些意义